浮山县纪委践行“四种形态”集中解决粮食直补中腐败问题

2016-12-22 20:09:33来源:山西新闻网

  一是早教育。今年以来,县纪委加强对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线索的梳理和管理工作,均按照线索管理五类标准进行了分类处置,其中谈话函询12件。同时,制定了《关于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谈话处置的办法》和《关于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函询办法》,对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及时进行约谈,早打招呼、早提醒,红红脸、出出汗,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二是常督查。一方面,成立了4个直查快办组,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和县直单位的“一把手”可能存在的送节礼红包、各类公款违规消费、公车私用、吃拿卡要以及违规操办婚丧事宜等的明察暗访力度,先后开展突击检查110余次,抽查单位30余家,共查处“四风”违纪案件19件,党政纪处分24人,责任追究16人,有效防止了“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另一方面,县纪委在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虚报冒领粮食直补资金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开展了粮食直补专项检查工作。通过对2013年以来粮食直补情况进行摸底,发现9个乡镇185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地存在虚报冒领粮食直补资金的问题。在对全县情况有了整体了解后,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县纪委充分运用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通过研究决定,对情节较轻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视情况给予处分。专项检查工作中,共收缴虚报冒领粮补资金47.8万多元,对91名违规人员给予了严肃处理,其中给予32人党纪处分,其中党内警告19人,党内严重警告11人,留党察看1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通报批评56人,诫勉谈话3人。

  三是快审查。今年,县纪委实行了班子成员包乡镇、县直派驻机构联组统一管理和办案人员调配办法,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组成了人员相对固定的23个办案组,有效整合了办案力量。制定落实了限时办结、终身负责、定期分析报告和案例剖析四项制度,明确要求快查快办案件7天内办结,一般案件1个月内办结,重大复杂案件2个月内办结,检查组对所办案件终身负有责任,确保案件快查快结、办成铁案,有效提升了案件查办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严惩处。县纪委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立结案181件,党政纪处分181人,重处分40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其中,受处分人员中乡科级干部有19人,切实形成了纪律审查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