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填埋 肆意焚烧 污染环境
垃圾不分类就进行简易堆放或填埋,会导致臭气蔓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还会改变土壤性质,使土壤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土壤无法种植。有害垃圾还会通过植物,把有害物质传播到人身上。通常填埋垃圾,都要把垃圾埋在至少3米深的土壤深处,然而要让一片填埋过垃圾的土壤恢复到可以种植,却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近日,运城市盐湖区金井乡赤社村村民吕博成等反应:“运城市区的垃圾就地填埋在金井乡侯村,与赤社村的地紧紧相邻。垃圾场污染极大,经常是臭气熏天,塑料袋子乱刮,有时候村里人在地里干活都被熏得无法劳动。以前垃圾倒在盐湖区金井乡长江府村,但最近果树都开花了,长江府村的果树多,影响果树开花,村民们挡着不让倒,又挪到了侯村。”
运城市区的垃圾究竟是怎样来处理的,笔者进行了调查。
在运城市区街道上,每隔几百米就有绿黄两色垃圾桶分布,绿色垃圾桶上标注是可回收垃圾,黄色垃圾桶上标注是其他垃圾。标注如此分明的垃圾桶,里边的垃圾却仍然是不分彼此。
垃圾是否分类?环卫工人告诉笔者:从源头上就没有分类。有的市民就弄不清楚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他们把垃圾都扔在一起,清理时也没法分,就直接倒进车里拉到垃圾站。运输垃圾的司机说:整个运城城区的垃圾从不分类,不让捡垃圾如何分类?一些中转站的操作工原本可以把垃圾中一些可回收的东西捡一捡,可公司专门开会强调,发现操作工捡垃圾罚司机50元,说是捡垃圾耽误时间。
4月13日,笔者来到了位于金井乡侯村的垃圾填埋处。巨大的长条型土坑被五颜六色的垃圾半遮半掩着,紧挨着的是一个方形的巨大土坑,里边则基本是一些被焚烧过的垃圾灰以及一些无法被焚烧的剩余垃圾,不远处一辆小型推车不停地把堆在坑外的垃圾往土坑里推。沿着土坑走一圈笔者发现:垃圾堆上隔上一小段就会有冒着烟的火源在焚烧。
在垃圾场停留了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就陆续有3辆车来倒垃圾。从市区实验中学中转站运来垃圾的司机师傅说:他所经营的车一车能拉三四吨,一天大概有两车半的垃圾。另一位从原王庄来倒垃圾的师傅说他的车稍微大点,一车可以装到8吨垃圾。当说到垃圾分类的话题时,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从不分类,掏不起垃圾分类费。
如此大量的垃圾,这样简单的填埋,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呢?知情人向笔者透露:土坑底部已经有1米多深的臭水,坑下面原本有的地下水加上垃圾里渗下去的水,现在臭水是越积越深,对地下水污染相当大。 (张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