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5650元
7月25日,盂县西烟镇南社村:一排排塑料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种植的西红柿、黄瓜、青椒等蔬菜淌绿滴翠,长势喜人,菜农笑意盈盈……近年来,盂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多举措把农民推上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上半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5650元,同比增长8%。据分析,农民60%的收入来自现代农业。
近年来,盂县县委、县政府确立一个基础(粮食)、四大支柱(蔬菜、畜牧、干果、水果)产业发展思路,确保全县粮田面积保持在50万亩,小米、杂豆、薯类等特色杂粮产量达到1500万公斤。他们通过多方融资3亿元,先后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目前,依赖当地资源优势,养殖业和设施农业蓬勃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3500亩,中药材10260亩。为了促进新技术成果转化,县有关部门先后和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山西农大等结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先后有2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10多项林果新技术、10多个畜、禽优良品种在盂县落户。另外,还培育了紫牛庄辰厚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0个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为了组建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盂县先后建起2个核桃露厂、小杂粮加工厂,食用菌加工、药材分类等基地;组建蔬菜批发、核桃产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1146个,从业人数达6000多人。
开拓市场必须完善服务体系。该县全面推行设施蔬菜保险,将保险覆盖面逐步向农机、畜禽、核桃、中药材等扩张。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服务,深化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推行电子商务,促进商贸流通多样化。近年来县、乡政府先后在县城和集镇设立了批发市场,在北京、太原、石家庄等地设立农产品销售办事处,在城乡新辟蔬菜、瓜果、农产品市场。特别是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产业全力推进,华北奕丰生态园、藏山翠谷、金玉米休闲农庄、桃峪沟、莲花掌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开始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梁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