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现代农业全速提质增效

2016-12-23 10:39:29来源:

  襄垣县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以“创新强县、创业富民”引领发展、凝聚合力,通过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措施,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了农业提速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目标。

  在推进现代农业进程中,襄垣县持续发力,不断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组织创新,服务配套,现代农业步伐持续加速。

  种养产业基地规模发展。以设施蔬菜、干果经济林、畜牧养殖三大产业为主体,全县共发展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133个、面积7.5万亩。配套建设了连栋育苗大棚7座、5.85万平方米;建成了恒温冷库8座、9万立方米;建成了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两座。同时,发展干鲜水果经济林3.6万亩、推广种植晚秋黄梨5000亩,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67个,生猪存栏9.5万头,出栏13.6万头;禽类存栏82万只,出栏49万只;牛存栏2.3万头,出栏9630头;羊存栏15万只,出栏5.4万只,涌现出了广发禽业、山窝窝科牧、绿海养殖等一大批中小型规模化养殖基地。

  龙头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共发展规模化农业龙头企业16家、种植企业28家、养殖企业21家,树立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典型。如山西林盛果业公司建成了集育苗、种植、生态观光、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经济实体。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新上了100万斤手工挂面生产线、5万吨等级面粉生产线和5000吨营养强化全麦面粉生产线,获得国家手工挂面农产品地理标志。初步打造了“清润2.5”饮料、“张林梨王”“天下襄”手工挂面、“周王锦”粉条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完成水保生态治理工程81万亩,清淤整修总干渠160公里,建成万亩以上灌区8处,提水灌站55处,有效农田灌溉面积12.5万亩;完成机耕面积48.2万亩、机播面积3.3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16万亩,示范保护性耕作2万亩;开展土壤重金属普查土样333个,处理成品样1332袋;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2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44万亩;发展户用沼气9120个、40个服务网点、3座大型沼气,推广农村土地暖10000余户;开展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工作,共采集土样333个,处理成品样1332袋;新建了乡镇农技推广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12个。

  三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成型出台了《襄垣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办法》《襄垣县推进设施蔬菜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意见》《襄垣县农业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等多个文件,重点对设施蔬菜、干果经济林、畜牧养殖、农业龙头项目、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进行扶持奖励。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资金用于奖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每年将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60万元和基层“两站”5万元的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应用及时落实到位。

  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十二五”末,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93亿公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900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0.8亿元;年产肉类13.2万吨、禽蛋0.8万吨。先后获得长治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设施蔬菜发展先进县、2011-2013年度全面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荣誉,受到国家奖励,农业工作在长治市13个县(市区)综合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