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016-12-23 10:39:29来源:

  长子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长治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以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标,依托特有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潜能,通过龙头带动、科技推动、能人拉动和项目撬动,使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目前,该县已成为“中国青椒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是长治市唯一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

  在推进过程中,他们强化龙头带动,积极扶持壮大方兴、生贵等示范园区,从小变大、以点扩面,实现了园区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方兴园区设立了生物组培博士工作站,投资1.2亿元新上了蔬菜检测加工及物流配送项目,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成为全市10大旗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与此同时还通过信贷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成功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经济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发展了绿生源、绿森、大地、浩润等龙头企业30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608家,产地蔬菜批发市场21个,蔬菜购销经纪人5000多名。这些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发展载体,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实施中,他们强化科技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在方兴园区建成了全市第一个农业科技物联网实时监控平台,对方兴园区、绿生源菌业、晋西牧业、潞汇园区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业实现自动化监控检测。科园公司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并研发增加了管道除沙设备,大大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生产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绿生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着力打造“中国菇都”,带动菇农户均增收5万元。目前,已形成以2名首席农技专家为龙头、85名农技指导员为骨干、52个村级农技服务点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编制网络布网点,巡回指导找重点,专家会诊克难点,针对服务抓节点”的“四点”工作法得到了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的肯定。

  积极发挥能人在推进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他们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实用技术、远程学历教育等培训,邀请中国农大、省农科院等国家、省、市专家在全县巡回讲课,帮助农民掌握农业实用技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着力培育了一批有文化、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涌现出以李生贵、韩书才、闫建光、崔丽枝等为代表的乡土能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蔬菜产业从小到大,从单一的露地生产到设施化规模生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项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他们制定出台了13项的推进蔬菜种植、畜牧养殖政策,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建立了县级土地流转指导中心,还成立了全市首个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先后扶持上马了浩润、绿森、大地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惠民、鸿洋等一批工厂化育苗项目,潞汇、利来菌菜双棚和强民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高效农业园区项目,雨润集团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广东温氏集团100万头肉猪一体化养殖等一批大项目,使全县现代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农产品转化率明显提高,项目撬动作用不断彰显。目前,全县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3个、千万元以上的12个、五百万元以上的15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5%。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使该县的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超过10万亩,50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近300个,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28个,6个企业商标被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同时,全县畜禽饲养量近1500万只(头)。由此,全县畜菜两大产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为农业增加收入超过5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