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在大同市2016年度美丽乡村试点县竞争立项会上,大同天镇县以新平堡镇连片五村作为申报地点,一举中标,夺得唯一一个美丽乡村财政奖补县名额。
发挥区位优势 影响力不断提升
新平堡镇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是省市连通冀蒙、对接京津的战略支点,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镇域面积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万亩,下辖22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5554户、14008人。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5年被山西省农业厅评为省第二批美丽宜居乡村;2016年被山西省文明办评为2015年度山西省文明村镇。
“随着张家口冬奥会的临近,大张高铁的开工建设,天镇将进入高铁时代,进一步拉近新平堡与京津的时空距离,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圈和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去年国家沙漠公园获准立项,将进一步促进新平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可以说,新平堡区位优势正在放大,发展势能正在积聚。”天镇县委常委、副县长梁军说。
“新平堡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有水有历史,没厂没矿没污染,2013年被山西省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同市旅游局副局长刘义山介绍说:“天蓝、林绿、山青、水净的优美环境是新平堡的重要优势,苍凉边关、古朴长城、宁静古堡、优美边塞交错的景观是新平堡的突出特色,军屯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互融的边塞文化是新平堡的鲜明特点。”
据介绍,为了充分发挥新平堡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当地注册了旅游合作社,规划了旅游线路,开办了农家客栈,培训了乡村导游,开发了本地旅游特产,提升了旅游服务接待水平。还承办了XCR国际自行车越野赛、千人徒步长城行等大型赛事。现在来新平堡考察、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开发商投资的意向越来越浓。
科学定位规划 借东风真抓实干
“近年来,新平堡紧紧围绕“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目标,乘借省重点示范镇、省美丽乡村和各类“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科学定位,长远规划,真抓实干,美丽乡村景象初步显现。”新平堡镇党委书记宋君太说。
据了解,为了提升古堡旅游品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新平堡镇开展了柴黄公路、桦门堡旅游路、环长城旅游路、保平堡观光旅游路、新平堡新区道路、新区排水和洪水改道、新区饮水、新平堡电力电讯、堡内供水改造、环堡道路、街道亮化等十一项建设工程,总投资约2200万元。此外,新平堡还投资906万元扩建了村办小学,新建了文化活动室、福利院、图书室、体育健身场地、计生服务中心、博物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工程,方便了村民子女就学,丰富和便利了群众文化生活。
“新平堡新区建设及300米晋北小商贸街建设工程已经开工,现已建设完成342套房屋、23套103间商铺工程,累计投资2910.8万元,建成后的新区将成为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城镇建设新区。”镇长杨忠介绍说。
据介绍,新平堡还主抓了雨污水管道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公厕及垃圾清运设施建设、垃圾填埋场建设等四项整治工程,累计投资375万元。
“该项工作增强了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改变了景区和村容风貌,使环境向整洁干净转变、生活习惯向文明环保转变。”新平堡镇新平堡村第一书记姚晓亮说。
“硬件、外观变美还不算美,只有让乡风、民风也美起来才是真正的美。”姚晓亮说:“我们制定了新平堡村村规民约,成立了文艺协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争创文明先锋’活动。比如以妇联为主体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争当‘好婆婆’、‘好媳妇’、‘好母亲’的活动,进一步融洽了家庭关系;利用传统的物资交流大会,邀请有名的表演艺术家,为群众献上多姿多彩的戏曲、现代歌舞、综艺节目等文化表演,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开展各种科技、农技培训班,先后共有农民1000人次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知识在农村全面推广。”
曾经千年古镇 如今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增收,这与大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大同、富裕大同、幸福大同’的目标可谓不谋而合,天镇县要力争走在全省的前面。”梁军说。
目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助村民脱贫致富已在天镇县,在新平堡镇上上下下形成了共识,一股争先恐后,各显神通的力量正蓬勃而出。
“对新平堡而言,检验美丽乡村建设好不好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一个游客来新平堡能住几天。我们希望能借这次奖补机会,加大整合各项资金力度,结合精准扶贫,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让每一个来新平堡的游客住得下、不想走,这样的新平堡必然美丽宜居,村民必然能脱贫致富。”姚晓亮说。
据介绍,接下来新平堡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整治、带动产业发展,向美丽乡村大步迈进。
基础设施方面,将尽快完善新移民区道路硬化及生活设施配套;硬化环长城旅游观光路,并在桦门堡、保平堡和新平堡之间,建设一条贯通三堡的观光砂石路;新建两处游客接待中心,并在游客接待中心位置建设游客停车场;以玉皇阁为中心,对古堡西、南两条街进行立面整治;对镇虏门进行抢救性、恢复性修缮。
加强环境整治方面,将在明长城两侧种植草坪和油松等,继续加大长城沿线绿化;在古堡外新建垃圾转运场及清洁办公场所,并配套院墙、大门,购置垃圾转运车辆和装载机。
产业发展方面,结合物资交流大会,推动电商平台建设,建立电商平台服务站,通过电商平台推售各类特产;整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当地手工艺品等旅游特产;建设生态鱼塘,完善杏树李树采摘园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新平堡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不仅对天镇县、大同市产生带动作用,对邻近的内蒙古、河北也将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其建设与发展可直接带动自身及周边20余万人口。”梁军表示。
“千年古镇新平堡,塞北明珠延陵邑。热切欢迎大家到新平堡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游千年古镇。”姚晓亮向大众发出诚挚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