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同县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以生态促转型,靠生态赢机遇,用生态引领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改善全县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增强全县发展潜力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同县立足本县生态建设的传统优势,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大搞造林绿化。“十二五”以来,该县林业投资累计达2.3亿元,绿化面积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递增。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10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8%,初步建成30万亩火山群生态工程,让“黑火山”披上了“绿衣裳”;实施了20万亩采凉山防沙治沙工程和10万亩南山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京津地区防风治沙筑牢了绿色屏障。
在大面积推进荒山绿化的基础上,该县全面推进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县城绿化、景区绿化,力争做到公园广场、街道机关、乡村片区、山水背景的协调。
同时,依托县境内16座大中小型水库,6万亩湿地和1.3万亩水域面积,规划湿地公园,申报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项目,防治污染,改善环境。据统计,近三年来,该县每年平均一级天气达到114天,二级天气达到203天。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该县突出科学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发展经济林10万亩;在国营苗圃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苗木经济16000亩;用足用好城郊优势,在水库周边村庄发展生态庄园,走集观光、采摘、垂钓、农家乐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之路,建设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结合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以生态观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业,努力实现增绿增景与群众增收相得益彰。(杨晓明)